.jpg)
上周五 美国股市涨至纪录新高,投资者摆脱了对通货膨胀的担忧,专注于经济反弹前景。
标普500 指数收盘突破4100点,连续第三周 走高,创下10月以来最长周连涨时间,市场成交低迷。
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跑输其他基准股指。
股市已较2020年 3月份低点 上涨约85%,美联储官员一再安抚市场称货币政策将保持宽松。
美联储副主席RichardClarida表示,央行在调整 利率前会先寻找有关通胀和就业达到目标的线索。
不过数据显示生产者价格(PPI)走高,引发了关于未来 几个月通胀率运行轨迹的辩论。
JOHambroCapitalManagement的高级基金经理GiorgioCaputo表示,这只是数据方面的杂音,重要 的是牢记 积极因素正在发挥作用,通胀的上涨是因为需求在回升。
来自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,5月26日 人民币 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.4099,较前一交易日上调184个基点。
近期人民币汇率走出一波 升值行情,尤其是进入4月份以来,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路上涨。
粤开证券研究院负责人康崇利对《 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今年4月份以来,人民币汇率重回走强态势,由多方面因素所致。
首先,4月份 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指数(90.1540,0.1072,0.12%)下行,美国实际利率下行,经济复苏动能放缓。
5月份以来,美国就业疲弱、通胀飙升引发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指数波动。
其次,中国对外贸易的高景气度、经济修复和自身综合实力发展使得国内资产吸引力提升,提高人民币需求,从而推动人民币币值提升。
第三,中国产能继续恢复,今年对美出口有望继续保持高景气,贸易顺差为 人民币升值提供动力。
“人民币升值是内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,其中内因是主要的,中国经济基本面恢复向好态势,特别是外贸形势持续向好,贸易盈余保持较高水平,再加上资本持续流入,有力地支撑了人民币升值。
外因方面,美国大规模释放流动性,美元走向疲软,不仅造成美元计价的商品价格走高,也促使其他经济体货币被动升值。
”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 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说。
值得关注的是,今年以来,大宗商品价格迎来了一波上涨行情,有效应对输入性通胀成为相关部门工作之一。
近日,央行上海总部调查研究部主任吕进中撰文表示,我国作为全球重要的大宗商品消费国,国际市场价格的输入性影响不可避免。
建议坚持稳健货币政策,注重进出口平衡,增强汇率弹性,人民币适当升值,抵御输入性效应。